2019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外需疲弱的背景下,亚太和“一带一路”地区也受到一定影响,总体经济增速不及2018年,且各地区差异较大。11月28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2020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预计2019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4%,较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经济增速为4.4%,较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中欧经济增速为4.1%,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东欧经济增速为1.3%,较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区域增长分化
亚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亚洲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9年前三季度,亚洲(除日本外)实际GDP增速分别为5.4%、5.2%和5.2%,远高于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地缘政治此起彼伏、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加大的外部环境下,亚洲增长较快也表明其经济具有韧性。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落地和RCEP协议对区域内贸易投资的推动作用,将为该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2019年,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沿线地区资金融通平台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截至2019年10月末,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先后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融资。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项目进展顺利。此外,由东盟十国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该协议的达成,将有力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以区域经贸合作应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典范。整体来看,2020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达到6%,较2019年有所提升。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经济增速不降反升,扩张性财政政策或成主因。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9年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石油出口增速下降显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该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速预计将降至-1.7%,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为了应对石油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码逆周期调节。得益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内基建投资、制造业和消费的提振,上述国家非石油行业GDP增速达到5.1%。整体来看,2019年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经济增速将为4.4%,较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2020年经济增速将与2019年持平。
中东欧经济增速下行,“一带一路”将成重要增长动能。2019年,全球贸易疲软拖累了欧洲整体的出口和制造。但受“一带一路”对出口的提振和国内私人消费的强劲发展,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速降幅较小。据IMF预测,2019年,欧洲新兴经济体GDP增长率为1.8%,较欧洲发达经济体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其中,中欧和东欧经济增速分别为4.1%和1.3%。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稳步推进,中东欧地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
东盟十国增长旺盛
近年来,东盟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成为全球经济下行中的一抹亮色。2019年9月,亚洲开发银行对2019年东盟10国GDP增长的最新估算为4.5%,较2018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19年前10个月,东盟制造业PMI指数平均为49.6,低于50荣枯线,表明在外需减弱的影响下,域内制造业受到较大影响。分国别来看,2019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及越南GDP分别同比增长5.1%、2.6%、4.7%、0.6%、5.5%及6.8%。尽管东盟经济增速下滑,但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IMF数据显示,2019年东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达到10%。未来,随着RCEP协议正式落地,东盟与区内经济体将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共享区域一体化发展红利,实现协同增长。
展望2020年,由于内部消费和投资活跃,东盟经济增长可望回升至4.8%左右,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东盟内需和投资活跃,吸引外资持续流入。2000年至2018年,东盟十国外资流量年均增速达到10%。外资的持续流入,将加速推动东盟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第二,低通胀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提供空间。受惠于油价低企,东盟成员国通胀均低于其央行的目标水平。目前,由于全球进入低利率时代,而东盟成员国的实质利率处于1%至3%之间,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加剧国际资本外流的风险。第三,RCEP协议正式实施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为东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2019年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目前,东盟进出口总额有一半来自RCEP国家。未来,RCEP协议的落地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极大地提高贸易自由度和物流便利化水平,为东盟与其他各国间开展经贸合作提供制度平台和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