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三明市委员会!

10月消费继续“回温”

更新时间:2020/11/18 浏览量: 3477

11月16日发布的10月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个月加快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长4.8%,连续4个月正增长,餐饮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谈及10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消费市场带来严峻挑战,商务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密切监测研判消费形势,出台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复苏的政策措施,市场人气明显回升,居民消费信心强劲恢复。10月社零总额加速增长,显示出我国消费市场在经受疫情考验后的巨大潜力、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

10月数据显示,消费增速进一步加快,汽车等商品消费快速增长,餐饮等服务消费加快复苏,网上消费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明显回落。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消费市场延续了回暖势头,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形势不断复苏、居民消费意愿稳步回升、政策效果兑现之外,国庆、中秋小长假的“假日效应”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前期受疫情影响而被压抑的旅游需求正当释放,国人出行意愿格外强烈,进而显著拉动了铁路航空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一系列活动的运行。

“此外,化妆品、金银珠宝、汽车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额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网上零售规模也以较高速度增加,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的脚步仍在前行,线上新消费的发展保持了火热势头,成为支撑消费市场不断回暖的重要力量。”付一夫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上涨,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7.2%,消费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汽车消费增长是因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以及各地支持政策。

另外,10月消费表现较好跟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预期改善有关。数据显示,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9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城市的就业市场在加快修复,对疫情的冲击在逐渐消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就最新数据看,1-10月份累计消费增速仅有-5.9%,全年消费增速可能难以实现正增长。预计餐饮、旅游、酒店等服务业消费全年累计跌幅较大。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生产生活回归正常,未来消费将延续复苏态势,消费增速也有望加快。10月份失业率为5.3%,逐渐接近疫前水平,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带动收入增加将促进消费增长。线下消费恢复的空间较大,成为支撑消费增长提速的关键。”刘学智说。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上述负责人称,下阶段,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落细,持续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组织实施好岁末年初消费促进活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进一步巩固消费市场稳步复苏、持续回升的良好势头。

(文章转自《国际商报》)